合川区古楼镇位于合川西北部,享有“中国枇杷之乡”“中国美丽田园”等美誉。该地匠心打造宜居、宜游、宜业新农村,取得新成效,展现蓬勃生机和活力。
7月7日上午,yl23455永利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在指导老师逯璐的带领下,来到重庆市合川区古楼镇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在合川区乡村振兴驻古楼镇工作队队员李先亮、张钧、古楼镇平安建设办主任邹昌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彭俊的带领下,实践团相继参观了大自然枇杷园、摇金村党群服务中心、合川区福可吉农产品有限公司和山林村党群服务中心。
一、枇杷之乡,田美古楼(第一站——大自然枇杷园)
第一站,古楼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彭俊首先带领前往万企兴万村的示范基地——大自然枇杷园。随着彭俊的讲解,团队成员走进了乡村振兴的第一线。他分别介绍了古楼镇基本情况、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乡村振兴产业规划情况、古楼枇杷产业1.0时代至5.0时代的演变,以及“合川古楼枇杷”电商运营机制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从枇杷园应用的联动避雨大棚等各类智能设备、旧品种的嫁接改造与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绿色防控和质量可追踪的现代化农业体系等角度,彭俊介绍了古楼镇枇杷产业的发展经验。彭俊特别谈到,在营销方面,当地是如何通过枇杷文化节、电商直播、与中国邮政和中国移动合作,做大做优合川枇杷品牌。
据悉,截止目前,古楼镇枇杷种植面积约4万余亩,盛产面积2.5万亩,年产量2000万余斤,培育枇杷产业大户19个。下一步,古楼镇将继续发挥枇杷研究院和“枇杷联盟”的带头、纽带和组织作用,将散户、大户集中起来,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


二、积分超市,净洁古楼(第二站——摇金村党群服务中心)
第二站,在古楼镇平安建设办主任邹昌文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前往摇金村党群服务中心。邹昌文主任从乡村振兴的组织振兴角度介绍了摇金村的乡村治理工作成效,并重点介绍了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亮点举措——“积分超市”,通过构建可量化、可操作、有成效的常态化评价机制,小举措撬动大事情,积分超市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在介绍了摇金村党群服务中心乡村治理的基本情况和成效后,团队成员在与邹昌文主任的交流中提出“作为一线的乡村振兴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存在着哪些困难呢?”对此,邹昌文主任感慨地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一日不在,乡村振兴就一日达不到目的。”对此,古楼镇计划在后续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双管齐下,以产业为核心,辅以环境整治,以深挖经济潜能和优化宜居环境的双重加持,吸引年轻劳动力回乡就业创业。


三、枇杷工厂,宜业古楼(第三站——合川区福可吉农产品有限公司)
第三站,合川区乡村振兴驻古楼镇工作队队员李先亮、张钧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合川区福可吉农产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古楼镇枇杷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李先亮介绍,古楼镇抓住枇杷这一产业支柱,通过打造现代化车间,引进先进机器设备,对枇杷叶、枇杷花和枇杷果实进行深加工,延伸出枇杷酒、枇杷膏、枇杷蜂蜜等多种农副产品,推动枇杷产品生产迈向高效、增产、绿色的道路。枇杷产业链的延伸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产品的销售场景,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就业,为留住当地年轻劳动力提供了解决思路。


四、党群服务,便民古楼(第四站——山林村党群服务中心)
最后,团队成员一行在古楼镇山林村党群办主任向川的带领下参观了山林村党群服务中心,实地了解了乡村振兴工作中党群工作的开展情况。通过参观枇杷文化展示厅,团队成员从枇杷产品透视了古楼镇枇杷产业发展的缩影。向川主任重点介绍了山林村党建统领组织和规范化建设的举措,通过阵地建设,形成了社会治理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党建服务、村建服务、综合服务、农业服务一条龙式的服务平台,将大数据融入政务服务过程,极大地落实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便民惠民效果显著。


后记:在实地调研和交流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刻的体会到乡村振兴一线工作人员的不易,也了解到他们在目前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需求一是在枇杷种植过程中,希望得到高校相关专业就土壤治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农业技术支持。
二是因产业发展受季节和时间限制,存在着劳动力季节性不足与人才短缺等问题。
后续,yl23455永利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将通过此次实践活动的调研报告对以上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向yl23455永利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以期搭建古楼镇乡村振兴中产业需求与学校创新创业项目沟通的桥梁,既解决古楼镇产业的发展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又为学校相关的技术类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实际应用场景,促成“双赢互惠”的局面。